一口探井如何在上千米深的原油“血管”準確入靶?8月4日,記者獲悉,由東方物探、大慶研究院、油藏評價部聯合研發、創新應用的水平鉆井地震地質實時導向技術,已經在大慶油田實現這一目標。
大慶油田扶余油層滲透率小于2mD的致密油資源量巨大,其特點是資源豐度低,儲量動用難度大,實施水平井及體積壓裂是有效動用這類難采儲量、實現規模上產的有效開發方式。但有關業內專家稱,現有的鉆測井、地震、地質資料都不能單獨解決水平井設計和地質導向精度等問題。
東方物探研究院地質研究中心海拉爾分中心將室內研究與鉆井現場緊密結合,創新形成了水平鉆井地震地質實時導向技術。該技術由設計導向、入靶導向和水平導向三部分構成,將地震資料應用到水平井設計和鉆井全過程,充分發揮三維地震資料橫向分辨率高的特點,結合地質、測井等資料,對井控程度較低區塊地質特征進行精細刻畫,初步建立了水平鉆井動態跟蹤工作模式。同時,海拉爾分中心與大慶油田相關單位密切合作,創新形成“標志層倒三角逐層逼近法”引導入靶法,進而達到提高入靶精度和油層鉆遇率的目標。
據悉,在大慶油田扶余油層水平井開發試驗區,通過地震地質實時導向技術的綜合應用,在已完鉆的水平井鉆探中,均準確入靶,入靶誤差控制在1米以內;河道儲層砂巖鉆遇率、預測符合率較高,其中地震預測符合率為81.6%,油層鉆遇率提高10%~15%,初步形成扶余油層水平井地震地質實時導向的工作流程和關鍵技術系列,為大慶外圍致密油難采儲量規模上產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