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動內河船舶·智聯未來航運
2025內河船舶綠色智能發展論壇
--LNG、甲醇、氫能、電池--
內河航運是綜合運輸體系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貫徹國家有關推進內河船舶綠色智能發展和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及部署,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聯合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25內河船舶綠色智能發展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將于2025年11月6-7日在安徽.蕪湖宜居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了解國家政策和行業發展動態,把握內河船舶最前沿的技術和設備,誠邀業內人士參加論壇交流、討論,為內河船舶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一)論壇主題
本次論壇以推動內河船舶綠色智能轉型為核心目標,以工信部等五部委《關于加快內河船舶綠色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和交通運輸部等六部委《關于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為指導,以“綠動內河船舶·智聯未來航運”為主題,聚焦加快內河船舶綠色智能發展,通過交流研討和展覽展示,進一步宣貫國家有關政策、總結交流經驗、推廣先進技術裝備、促進相關標準法規完善、探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和降低投資成本的路徑,進一步推動內河航運企業、船舶制造企業和相關企事業單位,抓住國家“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的難得機遇,加快內河船舶綠色智能發展的進程。
(二)論壇的組織
支持單位
中國航海學會
安徽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造船工程學會
主辦單位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
中國造船工程學會
中國港口協會
協辦單位
中國長江航運集團有限公司
蕪湖造船廠有限公司
三點水新能源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安徽海智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
應星融資租賃(安徽)有限公司
安徽長江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
浙江芯舟科技有限公司
中集藍水科技發展(廣東)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清潔能源車船分會
北京企發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參會人員(擬邀請)
政府機構:五部委代表、沿江省市交通運輸廳(局)負責人。
科研機構: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中船集團、上海船舶設計院、清華大學船舶系等。
船舶制造:中遠海運重工、滬東中華造船、江蘇現代造船、山東航宇船業、山東新能船業等國內眾多造船企業。
配套企業:濰柴動力、寧德時代、中集(LNG儲罐)、玉柴動力、淄柴動力、華北柴油機、厚普清潔能源、耐德工業、天海工業、蕪湖船廠、南通遠洋船舶、武漢船用機械、江蘇蘇航船業、山東新能船業、廣西西江重工等。
航運企業:中遠海運集團、中國長江航運集團、中谷海運集團、湖南遠洋集裝箱運輸公司等。
能源公司:中海油、中石化、昆侖能源、燃氣集團、能源運行單位等。
金融機構:國開行、工銀租賃、綠色產業基金等。
其他企業代表:船舶、航運、港口相關產業人士。
預計參會人員:400-500人
(一)
論壇時間 11月6-7日
論壇地點:安徽.蕪湖宜居國際博覽中心 ·會議中心皖江廳(安徽省蕪湖市弋江區九華南路 187 號)
論壇報道:11月5日10:00-21:00;
論壇演講:11月6日上午09:00-12:00,下午13:30-17:30;
相關活動:11 月 7 日上午 09:00-11:30;
(二)專家組擴大會議與參觀考察(11月7日)
1、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清潔能源船舶專家組(擴大)會議
專家組擴大會議由清潔能源車船分會專家組成員、國內知名專家,圍繞綠色智能船舶發展的熱點進行討論,聽取參會代表的意見,會后形成《加快推動內河船舶綠色智能發展的建議》,擬提交政府有關主管部門。
2、實地考察
組織未參加專家組擴大會議的代表參觀考察綠色智能船舶示范航線、內河船舶智能制造工廠。具體參觀考察的單位和方案(待定)。
三、宣傳與成果
(一)宣傳
1、通過各主辦單位的官網、公眾號以及船舶行業主流媒體發布論壇預告。
2、聯合電視臺、中國水運網、主辦單位網站、進行專題報道。
3、開設線上直播和現場直播(電視臺、抖音網紅等);會后論壇主辦單位網站可摘選部分論壇交流材料刊登宣傳。
(二)論壇成果
1、這是以推動我國內河船舶綠色智能應用和發展的盛會,預計將對貫徹國家加快內河船舶綠色智能發展的政策部署產生積極影響。
2、擬形成《內河綠色船舶發展建議》報送有關主管部門。
3、擬在論壇籌備期間對LNG在內河運輸問題進行專題調研,會上征求意見,會后修改提出書面意見,報送有關政府主管部門。
4、編輯論壇資料匯編,刊登會議議程和企業廣告,將論壇交流材料編印其中,發給全體參會人員。
四、論壇收費標準
論壇擬采用大會演講和書面發言兩種方式進行研討交流,主要內容是圍繞加快內河船舶綠色智能化,宣講解讀國家政策法規、總結交流試點示范及實踐經驗、推廣先進技術和裝備、研討標準規范的完善、探討降低投資成本提高效益的途徑等。
大會發言人采取以會務組推薦、企業自愿報名兩種方式提名,由會務組研究確定。自愿報名以企業和科研院所的代表和專家為主要對象。大會發言和書面發言的材料都收錄在會議資料匯編中。
(一)論壇邀請行業龍頭企業、知名的優秀企業作為協辦單位,協辦單位是企業參加大會彰顯實力的重要選擇,展示企業在行業中的重要地位,占據大會重要角色,吸引領導及參會人員、為參會人員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協辦單位服務補償條例另議。
協辦單位費用分為:A級 20萬; B級 12萬; C級 6萬
(二)邀請有技術含量的知名企業作論壇演講,時間15-20分鐘,費用40000元(含一個9平方米標準展位)。
(三)企業參會人員每人2300元,主承辦單位會員企業優惠到每人2000元.(主承辦單位的雙項會員不重復優惠)。
(四)論壇證件贊助20000元,印贊助單位的logo和廣告,現場廣告牌500元/平米,論壇手冊和展會會刊合印,跨彩頁10000元。
(五)會務費包括:會議期間的三次餐費(車旅、住宿費由參會人員自行承擔)。
(六)9月15日前報名,收費標準按照8折優惠。參加論壇憑論壇證件入場,參觀展會免費。
(七)政府人員、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免會務費。
2025內河綠色智能船舶設備技術展覽會
發展清潔能源船舶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實現“雙碳”目標、建設交通強國的一項重要政策和戰略部署。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文件,大力推進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動力船舶的發展應用。進入“十四五”以后,國家對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動力船舶的發展應用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新部署,出臺了新政策。2022年9月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和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內河船舶綠色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到2025年和2030年液化天然氣(LNG)、電池、甲醇、氫燃料等綠色動力船舶的發展目標和要求,并做出相應部署;要求“到2030年,內河船舶綠色智能技術全面推廣應用,配套基礎設施、運營管理、商業模式等產業生態更加完善,標準化、系列化綠色智能船型實現批量建造,產業鏈供應鏈水平大幅提升,初步建立內河船舶現代產業體系。”
2024年以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支持老舊船舶大規模更新,政府多次發文,明確了財政補貼政策的實施期限為2024年5月31日至2028年12月31日。內河綠色智能船舶迎來快速發展期,為了更好的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為行業搭建高端有效展示交流平臺,論壇期間特設綠色船舶、新設備、新技術展示區。請相關設備企業積極報名設備展示和參加會議。
(一)展會時間地點
布展時間:2025年11月4-5日
展出時間:2025年11月6-7日
地點:安徽蕪湖宜居國際博覽中心
(二)展出內容
綠色智能船舶展區
LNG、甲醇、氫能源、新能源(電池)及其他清潔能源燃料船舶及游艇。
清潔能源動力展區
LNG、甲醇、氫能源、新能源(電池)及其他清潔能源燃料船舶專用設備、船舶儲能設備、燃料電池動力技術,純電動力技術、清潔替代燃料動力技術裝備,綠色船舶節能環保技術,綠色船舶設計建造技術及產品。
加注設備展區
LNG、甲醇、氫能源等清潔能源儲存與運輸裝備、船舶LNG、LPG、氫能源、甲醇等清潔燃料加注技術及裝備、電動船舶充換電技術及裝備。
綠色船舶制造展區
綠色新型船體材料、船舶設計和建造、智能制造及裝備、環境保護設備、內裝、制冷系統及設備和維修設備、涂裝機器人等。
智能科技裝備展區
衛星應用系統、雷達系統、通導遙與電子系統、深海潛航器、無人船、水下機器人、智能船舶、聲光電信息技術,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指揮控制系統、海洋監測信息系統、海洋探測與儀器、沉浸式體驗及訓練、其它航海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有關技術裝備等。
智能航運港口展區
智慧港口、智慧航運、智慧口岸系統、智能TOS系統、安防監控、港口照明、大型港口機械設備、岸電設備、應急指揮中心、電子航道圖、集裝箱運輸車、特種運輸車、浮裝式集裝箱船等。
船舶改裝維修設備展區:雙燃料改裝專用設備,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產儲卸裝置(FPSO)修理改裝,海損修理、豪華游輪修理、風電安裝船改裝、自升式鉆井平臺改裝、半潛船改裝、牲畜船改裝、漁船改裝、船舶壓載水處理裝置(BWTS)及其他環保改裝設備,船舶維修設備及工具。
院校及科研機構展區
全國涉海、船舶領域有關高校、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展示最新的綠色智能船舶科研創新和轉化成果,以及有關產學研合作項目等。
(三)收費標準
室內光地展區:(36平米起租)光地面積1200元/m2展期
標準展位:(3×3m)單開口12800元/展位(雙開口展位加收10%費用)
標準展位費用:包括展出場地、2.5m高壁板、楣牌制作、9平方米地毯、洽談桌一張、二把椅子、220v電源插座一個、日光燈二支;
光地費用包括:展出場地、保安、清潔服務。
(四)參展約定
1、符合展覽范圍的企業,參加展會請認真填寫參展申請表加蓋公章后發送至承辦單位。
2、展位順序分配原則:按面積大小優先安排,并按照“先申請、先付款、先安排”,為保證展會整體形象,承展方最終保留部分展位調動權。
3、承辦方于展會和論壇開幕前30天給已付款的參展商發送《展商手冊》。內容包括展品運輸、開館起止時間、展臺設計搭建要求、報館流程、物品租用和服務、展會安全事項等相關信息。請展商仔細閱讀,遵守展商手冊內容!
(五)擬定在國內外100多種媒體做大量的宣傳推廣
國際船舶網、環球船舶網、中國船舶新聞網、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網、中國海洋信息網、船舶在線、中國海工報、中國船舶報、中國水運報、航運交易公報、船舶工程、船舶與海工、中國造船。
國際能源網、LNG物聯網、華夏能源網、清潔能源網、博燃網、液化天然氣網、QC檢測儀器網、中國壓縮機網、儀器儀表交易網、石油在線、儀器儀表網、全球閥門網、氣體設備網、壓力容器產業網、卓創資訊等相關媒體發布信息及廣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