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國際燃氣聯盟發布《2025全球LNG報告》
指出天然氣作為優化能源結構
保障能源安全的清潔優質燃料的
重要及不可替代性
報告披露,2024年全球LNG(液化天然氣)市場穩健增長,貿易量同比增2.4%,新增液化年產能達650萬噸,且貿易格局呈現顯著結構性變化。隨著2025年全球新增5800萬噸/年液化產能的釋放,LNG貿易格局或將迎來新一輪調整,全球新一輪LNG產能建設高峰也即將到來。
國際石油巨頭以及國內“三桶油”紛紛加大LNG產業布局。隨著全球LNG市場的持續發展,這些能源巨頭的行動將深刻影響行業的競爭格局和發展走向。
殼牌:全方位布局,鞏固行業領先地位
作為全球最大的LNG貿易商,殼牌擁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氣液化和營銷組合,可以滿足全球近五分之一的天然氣需求。無論是2015年斥資870億美元收購英國天然氣公司以完善自身天然氣產業鏈,還是今年收購新加坡LNG貿易商Pavilion Energy(蘭亭能源)以拓展亞洲布局,都彰顯了殼牌對天然氣業務的信心與雄心。
今年3月25日,殼牌在紐約向投資者公布2025年及以后的最新戰略,繼續加碼LNG業務。殼牌預計,到2030年,其上游業務和綜合天然氣業務的總產量將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同時,LNG銷售量將實現4%~5%的復合年增長率,并維持每日140萬桶的實質性液體產量。在《2025年液化天然氣展望》中,殼牌進一步指出,計劃到2030年將其LNG業務規模在2022年的基礎上擴大20%~30%,同時將采購量提升15%~25%。
為促進天然氣貿易業務,殼牌于今年4月宣布完成對新加坡液化天然氣公司Pavilion Energy100%的股份收購。后者是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的全資子公司,其全球能源業務涵蓋亞洲和歐洲的LNG貿易、航運、天然氣供應和銷售等。
根據聲明,此次交易包括蘭亭公司持有的約650萬噸/年LNG長期合同資源,氣源方涉及雪佛龍、英國石油公司、卡塔爾能源等多家行業巨頭。此外,該交易還包含Pavilion Energy在英國Isle Grain液化天然氣終端約200萬噸/年的長期再氣化能力、在新加坡和西班牙的再氣化通道,以及其位于全球最大船舶加油港新加坡的LNG加注業務。
沙特阿美:積極入局,拓展市場
沙特阿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油氣公司,將石油視為核心業務支柱,但考慮到未來全球LNG需求持續增加,沙特阿美正積極拓展天然氣生產和貿易業務,并謀求在全球LNG市場發揮更大作用。
2023年9月底,沙特阿美宣布斥資5億美元收購液化天然氣公司MidOcean Energy的少數股份,此為該公司在LNG領域的首次國際投資。不久前,沙特阿美與澳大利亞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商伍德賽德能源公司簽署了一項不具約束力的合作協議,探討沙特阿美收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LNG項目股權的可能。
而在一年前,沙特阿美與美國LNG開發商NextDecade公司簽署協議,從NextDecade位于得克薩斯州里奧格蘭德(Rio Grande)LNG項目4號生產線購買LNG。根據協議,NextDecade將在20年內每年為沙特阿美供應120萬噸LNG。沙特阿美通過持續收購LNG項目股權、積極尋求并收購大型天然氣公司構建其在LNG市場的地位。
道達爾能源:“資源 + 市場” 雙重卡位
作為全球第三大液化天然氣供應商,道達爾全球LNG投資組合年產能超過4000萬噸。該公司計劃到2030年,將天然氣在銷售結構中的占比提升至近50%。
道達爾能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在日前北京舉行的世界燃氣大會上說:道達爾能源的天然氣戰略建立在“資源+市場”的雙重卡位之上。在資源端,道達爾能源堅信低成本是生存法則,低碳是未來“門票”。道達爾能源的資本分配如下:40%投資于石油業務,20%~35%投資于天然氣業務,25%~30%投資于電力業務。
2024年,道達爾能源收購了Lewis能源集團持有的美國鷹灘上游天然氣資產,進一步加強對美國墨灣LNG價值鏈的整合;隨即又啟動了阿曼年產100萬噸的Marsa LNG項目。
在中國市場,道達爾能源持續發力。2024年,該公司與中國石化簽署液化天然氣長約供應合作框架協議,約定自2028年起,道達爾將在15年內每年向中國石化供應200萬噸LNG。同時,道達爾將其與中國海油簽訂的每年向中國供應125萬噸液化天然氣的購銷協議(SPA)有效期延至2034年,持續深化其中國市場布局。
雪佛龍:多地區發力,拓展LNG版圖
雪佛龍在LNG產業的布局也十分積極,在多個地區都有重要項目推進。今年5月,雪佛龍斬獲了埃及東北地中海一區塊的油氣勘探權。埃及不僅是東地中海天然氣熱點區唯一具備LNG出口能力的國家,還擁有蘇伊士運河這一戰略通道優勢。雪佛龍此舉旨在分享該地區LNG市場增長的紅利。
在非洲,安哥拉政府正大力推動天然氣開發。雪佛龍主導著當地的LNG聯合體,去年年底,雪佛龍的子公司卡賓達海灣石油公司(CABGOC)從其位于安哥拉的桑哈精益天然氣連接項目產出第一批天然氣。這個耗資3億美元的項目包括開發一個與現有桑哈凝析油綜合設施相連的平臺。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國內國外雙輪驅動
我國三大國有石油公司正在全球LNG市場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海油順應國家能源戰略,率先啟動東南沿海引進LNG的規劃研究,建成投產國內首個LNG接收站,開創了中國LNG產業先河。此外,中國海油通過自主研發掌握了LNG全產業鏈核心技術,建立了“天然氣液化技術、LNG接收與存儲技術、清潔能源綜合利用”三大核心自主技術體系,成為亞洲首個全面掌握儲罐核心技術、具備EPC總承包能力的能源公司。
去年6月,中國海油宣布鹽城“綠能港”項目全面建成,這是我國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該項目包含4座22萬立方米和6座27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儲罐,總罐容達250萬立方米。10座儲罐的順利建成,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開展超大型液化天然氣儲罐設計及建造的國家之一,對提高長江經濟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助力綠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石油的江蘇LNG擴建儲罐項目則在不久前正式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約16億元,將新建1座20萬立方米的LNG儲罐及相關配套設施,建成投產后,可新增氣化外輸能力1750萬立方米/天,助推江蘇LNG接收站年接卸、存儲、氣化、外輸能力全面突破1000萬噸/年,為長三角地區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再添“壓艙石”。
中國石化LNG接收站項目位于山東港口煙臺港龍口港區,一期主要建設4座22萬立方米LNG儲罐及LNG專用接卸碼頭1個,建成后年接卸能力可達650萬噸。該項目利用電廠溫排海水來氣化LNG,更加節能降碳。項目建成后,可持續穩定地為山東、環渤海乃至華北地區供應天然氣。
在海外,“三桶油”也積極參與LNG項目投資與合作。中國石油與卡塔爾能源公司等國際天然氣生產大國簽訂液化天然氣大單,保障長期穩定的氣源供應。中國石化在海外積極尋求天然氣資源項目,近年來已與美國和卡塔爾的資源方簽訂了多份LNG長期購銷協議,并積極參與LNG全球貿易,從單一的進口商向多元化的角色轉變。中國海油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大力推動LNG工程技術研發應用。為了適應海上LNG加注業務量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適時布局海上氣體加注領域。“海洋石油301”于2022年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LNG運輸加注船,實現了從單一運輸到運輸加注一體化的轉變,其最大加注效率高達1650立方米/小時,能夠輕松滿足各類雙燃料船舶的LNG加注需求。而此前,中國海油也已通過柯蒂斯項目首次實現對LNG產業鏈上、中、下游全覆蓋和建設海外LNG生產基地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