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Q2天然氣市場報告:2025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增長放緩
2025年4月18日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Q2天然氣市場報告。整體來看,經歷2022/23年天然氣供應沖擊后,全球天然氣需求在2024年恢復結構性增長,并在2024/25年供暖季持續擴張。增長主要集中在歐洲和北美,低溫天氣推動建筑和電力部門用氣量上升。相比之下,亞洲因液化天然氣(LNG)現貨價格高企和中國暖冬影響,需求增長放緩。
供應緊張推動主要市場價格上行,地緣政治動蕩加劇價格波動。全球LNG產量增長乏力,疊加俄羅斯對歐盟管道天然氣出口減少,導致供應持續緊張,儲氣庫和應急儲備機制調用增加。
受初期市場緊張和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影響,2025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增速預計放緩至1.5%左右。在地緣政治環境日益復雜的背景下,全球天然氣供需平衡依然脆弱,生產國與消費國對話對保障供應安全至關重要。
2024/25年冬季歐美引領需求增長亞洲市場放緩
主要天然氣消費區域呈現顯著分化。初步數據顯示,本報告覆蓋市場在2024/25年供暖季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長1.8%(約350億立方米),這一增長主要由歐洲和北美驅動。
歐洲用氣量同比上升近10%,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下降推高電力部門用氣需求。風力發電低谷期凸顯了天然氣發電在波動性可再生能源主導的電力系統中的調峰作用。北美遭遇冷冬刺激建筑用氣,消費量創歷史新高。
亞洲方面,中國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天然氣需求同比下滑約2%,北方地區暖冬、宏觀經濟衰退及LNG高價共同抑制了消費增長。歐亞地區因俄羅斯異常暖冬,用氣量同比減少3%。
儲氣設施保障2024/25年冬季供應穩定
地下儲氣庫和應急儲備機制為供暖季供應安全提供了關鍵緩沖。
歐盟因挪威和俄羅斯管道氣進口減少、需求上升,儲氣庫凈提取量同比激增50%以上,占供暖季(11月-3月)天然氣總需求的逾30%。美國儲氣庫調用量同比增加40%,滿足其供暖季(11月-3月)15%的天然氣消費需求。日本通過戰略緩沖LNG機制,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冬季用氣高峰期每月額外鎖定一船LNG現貨,增強供應保障。
2025年供應緊張將持續抑制需求增長
2024/25年供暖季全球LNG供應僅同比增長2%(60億立方米),增量主要來自2024年底投產的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Plaquemines)LNG項目。2025年隨著多個大型項目投運,LNG供應增速預計升至5%(270億立方米),北美貢獻約85%的增量。受制裁影響,俄羅斯北極LNG 2項目未計入可靠供應來源。
俄羅斯經烏克蘭輸歐管道氣若全年中斷,2025年歐盟來自俄羅斯的管道氣供應量將比2024年減少150億立方米。歐盟儲氣庫庫存量比去年減少250億立方米,可能增加夏季注氣需求。這些因素將推高歐洲LNG進口,加劇全球供需平衡壓力。2025年亞洲天然氣需求增速預計從2024年的5.5%大幅放緩至略超2%,但仍占全球需求增量的三分之一。
整體來看,2025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增長預期放緩至1.5%左右。
歐洲LNG進口將逼近歷史峰值
歐洲2024年LNG進口量下降18%(約300億立方米),2025年一季度同比反彈20%以上(超90億立方米)。預計全年進口量將增長25%(超300億立方米),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另一方面,亞洲LNG進口則受歐洲搶購靈活貨源的影響而下滑。中國2025年一季度LNG進口量同比銳減25%,創2022年氣荒以來最大降幅,反映其"氣轉煤"調節能力和豐富長期LNG合同儲備的靈活性對全球市場的平衡作用日益增強。
低碳氣體貿易需加強國際合作與政策支持
本期報告特別關注低碳氣體貿易進展。日本2024年春季完成首船生物LNG進口,烏克蘭2025年初向歐盟輸送首批管道生物天然氣。歐盟擬于2025年9月啟動氫能試點機制,日本正推進電子甲烷國際貿易項目。發展低碳氣體貿易需建立統一的排放標準、國際通用的溫室氣體核算規則,并通過政策機制推動新興供需方簽訂長期購銷協議。
來源:海外油氣
【免責聲明】
內容源自網絡整理。素材、圖片、視頻版權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